根據生態環境部估算的數據:VOCs人為源包括移動源和固定源,固定源中又包括生活源和工業源等。在大部分城市,人為排放的VOCs遠高于自然源,主要來自固定源燃燒、道路交通、溶劑產品使用和工業過程。截至2020年4月,全國共有120余個城市開展了VOCs監測,其中60余個城市開展了自動監測且大部分與總站聯網。
在現行的42項固定源排放國家標準中,涉及VOCs排放控制的有14項,共有約78種VOCs指標。頂層設計不斷推進的同時,多地陸續出臺相關政策,對VOCs響應力度和效率不斷提高,且標準往往相對國家標準會更高。但與除塵、脫硫和脫硝等傳統大氣污染治理行業相比,VOCs治理行業還處于發展起步的新興行業。
按照化學結構的差異,VOCs包括十多類、成千上萬種有機物。其廢氣治理特點主要表現為處理對象多,不同行業治理技術差別較大,不同行業會呈現出各自的特點。同時VOCs濃度范圍變化大、活性差異顯著、成分復雜、種類多,難以采用一種方法對所有化學物質進行準確監測。前述原因也造成監測起來相對于其他單一品種的大氣污染物難度較大,在進行監測時需要較高的可測性、準確性和可靠性。
由于VOCs工業源監測對象往往具有高溫、高壓、高濃度等特點,現有的監測設備多數無法滿足直接進樣分析的要求。甚至VOCs的濃度、排放有機物物質的不同所需的治理工程設計路線也都不一樣,治理工程設計呈現出較強的定制性。傳統監測技術設備、小范圍監測系統不能從數據中提取有效信息,達不到監測目的,無法解決VOCs排放底數不清的問題。市場上VOCs在線監測儀品牌眾多,差異較大,很需要從框架角度給VOCs儀器選擇明確的指導。
在線監測在技術、裝備上還處在研究發展階段,這也是目前環境大氣VOCs監測存在的難點之一。“VOCs的監測是一項非常精細化的工作,目前國內常用的VOCs監測手段主要是實驗室手工監測(離線監測)和現場自動監測(在線監測)兩種。由于后期大氣治理呈現出愈發精細化特征,將采取一些更有效的措施,對VOCs的控制將進一步加強。
VOCs減排任務的深入落實,地方環保部門下設的監測站,將構建在線監測和日常監督性檢測相結合的VOCs監測體系。氣相色譜儀廠家大力推進VOCs在線監測將成為主流趨勢,氣相色譜—火焰離子化監測法等在線監測方法也將面臨很大空間。
“VOCs監測目前仍是一個新興領域,該領域在未來或將迎來百億級的市場空間。”隨著各重點行業排放標準陸續頒布實施以及VOCs排污收費制度出爐,VOCs治理與監測行業已經進入發展的快車道。